后來又有一個類似互聯網聊天的東西叫IRC,我在那里搞了一個漢字頻道,因為以前IRC都是英文,在那里搞了一個漢字頻道只能用漢字來交流。到94年的時候,我當時開了一個中文網,剛才說了讀者都在那里掐架,把很多有價值的東西給淹沒了。所以,在94年的時候我就想到要創辦一個更正規一個東西,讓大家去發表更正規的文章。所以,在94年2月的時候就創辦了一個中文電子刊物叫《新語絲》這么一個月刊,這個雜志到現在還在出,是每個月的15號就出來。當時這個雜志主要是通過郵件列表來發售,到95年的時候搞了一個新語絲中文電子門戶,發表一些原創的東西,而這個中文電子門戶主要是發表一些古典的東西,金庸的小說等等非原創的東西。
95年之后還搞了一件事,組織編寫了網絡游戲《俠客行》,那是根據金庸小說改變的。到96年的時候,當時那個萬網就開始起來了,所以我們也搞了一個新語絲的網站,主要是到萬網上面去,像一些新聞組等等都被淘汰掉了,這幾年開始搞了一個論壇,類似BBS,是在萬網上面搞的一個論壇。當然國內互聯網已經慢慢開始起來了,所以國內第一批的網游也跑我那個論壇上去玩的,也有跑到那上面搗亂的被我封殺了好幾個,像以前比較著名的王小山都曾經跑到我那個論壇上搗亂被封殺過。
所以,那個時候跟國內互聯網已經有一些交流,其實這從開始我們創辦新語絲月刊的時候就已經在展望的一個圖景,這是新語絲在1994年2月份創辦的時候我寫的一些詞,我們相信這張網延伸到漢字的發源地,讓親悶熱聽到我們心聲的日子不會太遠,我們今天所努力的編織的,也許不過是未來一張恢恢天網的小小起點。99年當時主要還是國內網民跑到國外來玩,比如99年我們搞了一個論壇,99年還除了一個很著名事件,法輪功,這就導致我們新語絲被國內所屏蔽,第一次被屏蔽掉。但是到2000年的時候,整個中文網民重心已經慢慢移到國內,海外慢慢變得越來越不重要,正是因為有了這個互聯網在2000年的時候開始興起,我那時候還在美國,通過互聯網可以看到國內出的報刊及時了解到國內動態,發現里面造假非常多,因為我們關心是科學方面,發現國內科學方面虛假特別嚴重。所以,這個時候才想到說利用我手中有這么一個網站,新語絲網站來揭露這些學術造價,對國內稱為“學術打假”是從2000年開始的。
我們那個新語絲網站本身還是一個國外網站,因為那個網站在國內根本沒有辦法生存的,直接就被屏停掉了。這在國內給你屏蔽掉我們可以搞點其他的,我真正算是從網絡上回歸到中國是在04年的時候。那時候一方面是在搞新語絲,開始跟國內的網站有了一些合作。04年國內開始搞起博客,第一個搞博客的是博客中國方興東,他請我到那邊開了一個博客,那時候就把博客移到新浪網去,下面這張圖是我新浪網的博客。
到09年的時候微博又火起來了,新浪也拉我去開微博。開微博,我當時對微博的整個認識,可以說是相當模糊,覺得沒有什么太大必要,因為在我心目當中微博微博顧名思義就是小部分,而我是稀罕成篇文章,但是給新浪說我可以開一個微博但是不發表東西,但是開了微博之后主要是轉播我在新浪博客上面的鏈接,有一段時間沒有去看,我一直到今年的4月份去看了一下,發現這個東西還是比較有用的,它的傳播力,互動性要比博客強的多,并不是說只是一個小型的博客。所以,從今年的5月份我就開始在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上開始在那里發原創微博了,由此也發生一連串的事件。
第一個事件就是在7月1號的時候唐駿的事件,那只是在新浪微博上說了一下唐駿成功復制這本書怎么看,隨口一句話,有人說到唐駿在加州理工這樣隨便一句話引發一連串事件。其實,當時這個微博的轉發很低也就幾十個。但是,因為當時關注我的人當中有一些媒體記者,他們就把這個報出去了,然后這個雪球就越滾越大。到7月24號的時候,又出來另外一個事件,是李一道長的事件也是在微博上隨便發的,當然也引發一連串事件,但是已經有上千個轉發了。到8月份的時候,我遭到襲擊,一個多小時以后我的妻子幫我在微博上發了我遭到襲擊的消息,本來是不能自己去發微博的,因為在派出所進行調查,這時候這個傳播力就更強了,這個微博被轉了2萬多次就幾個小時之內。
所以,這些都是一些過去的事件,沒有必要在今天詳細來說。我作為一個互聯網的恐龍,見證了整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親身體驗,所有的互聯網交流手段,包括新聞組,IRC,郵件列表,網站網絡論壇等等,還包括博客,微博,見證了互聯網傳播的力量是怎么樣變得越來越強大。
那么,在你心目中互聯網是什么東西?在座剛才幾位演講嘉賓來說,對他們來說互聯網可能就是一個賺錢的工具,像一些互聯網老前輩可能已經賺到大錢了,還有沒有賺到錢的機會。還有最早搞網游,搞網站的時候,就是斷了這種投資的路。我這個人沒有什么商業頭腦,也沒有什么賺錢的想法,實際上在互聯網剛剛開始商業化的時候我是非常抵觸的,作為第一代網民我們總是希望不需要受金錢的禁錮,在你看來互聯網是什么東西呢?它首先是一個社區,而且這個社區他是非常開放,多元化的社區,是什么人都可以在上面玩的,狗也可以在上面玩,可以誰都可以在上面發出自己的聲音,是相對平等的。對這種社區,尤其是消費者非常必要,因為他們分散世界各地,這為什么中文網最早在留學生當中發展起來的。
另外,對我來說互聯網是一個傳播媒體,傳播知識,傳播自己理念的媒體,但是這個媒體是一種新型媒體,跟以前媒體很不一樣,他是雙向的,以前的媒體是從媒體到受眾這樣一個單向,如果受眾對媒體有什么意見都可以進行發表。但是,互聯網是雙向互動的,你看到哪一條新聞就可以在互聯網上轉發。還有對我來說,互聯網是一個無與倫比巨型圖書館,你可以在里面找到任何想要的資料,一方面資料非常豐富,另外一方面檢索非常方便,在互聯網這些性質跟我們后來從事這種揭露學術打假是息息相關,如果沒有互聯網就沒有我們的學術打假。我們打假大家一直覺得有自己一個團隊,你知道團隊的力量從哪里來,就是從互聯網社區,從普通的網民當中來,他們可以給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幫助,他可以進行傳播,如果說是傳統媒體的話,我寫哪些打假文章是不會給你登的或者是過濾一下,但是在互聯網上你想寫什么文章都可以,也可以搜索各種各樣的資料。所以,互聯網圖書館的功能就體現出來了。
我們從事這個學術打假,互聯網的力量表現在哪幾個方面?首先互聯網的力量是穿越,穿越了國界都沒有區域限制,也是穿越了時間,你可以回溯很久之前。如果是傳統媒體一旦一個事件過去之后要找原來的資料很難,但是互聯網就沒有這種問題限制。互聯網的力量是知識的力量,這個是利用了互聯網去尋找圖書館功能,他上面有很多需求,但同時也有很多真的東西,所以你真要花時間,有時間,有能力總是可以挖掘出事實真相,所以在互聯網時代你很難維持一個謊言。
互聯網的力量是言論自由的力量,基本上你是可以隨便說的,你在這個網站發言不行你可以到另外一個網站上發言,也可以自己建一個網站,國內不行還可以到國外,這是組織不了的。互聯網的力量同時也是互動的力量,這個互動體現在這種評論,體現在轉帖,甚至專線在云端,云端也是一種力量。這種互動的力量,會讓某一些勢力,某一些人膽戰心驚,所有這些力量在互聯網面前都顯得非常的強大,強大之后就會出現一些反力量,有意無意的在制約著互聯網力量的發揮,我這里分了幾條。一個是過度的娛樂化和商業化使互聯網力量減弱了,有一些所謂社會事件背后可能是商業推手在推動,就像我遭到襲擊這么一個事件。一開始大家都很奇怪,后來就有人說了要我推銷哪本書,或者是造假案降低了嚴肅性。還有網站的缺乏自律和自我閹割,一方面是非常自由,特別是傳統網站對這些謠言,對這修謾罵攻擊都是聽之任之。另外對一些比較嚴肅的話題采取同樣的方法來進行限制,比如采取敏感詞過濾,我為什么說自我閹割呢,他限制比監管部門還要嚴,比如那個敏感詞就很多,我昨天要發一條微博所發不出去,老是告訴我所此操作被禁止,我一直以為我的計算機中了病毒,后來想起來是因為敏感詞。
我的微博又沒有任何敏感信息,也找不到哪個是敏感詞,傳說中敏感詞是哪個,所以這是一個敏感詞的問題。包括背后是否有一個嚴密部門在管著他們,你不聽話就把你線給拔了,所以他們只好在這個網絡部門限制的圈子里面再保守一點,本來給你畫這個圈可能是安全的,因為這個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