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勤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等機構發布的《教育培訓行業報告》稱,2009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整個教育培訓市場總值約6800億元,相當于中國當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50。這遠遠不是盡頭,預計到2012年,整個教育培訓市場規模將達到9600億元,每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2%。
教育行業能夠抵抗經濟周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教育行業逆勢而上,教育行業還是中國培育高素質勞動力的遠景行業、與傳統重教文化十分契合。看準這一市場,風投紛紛進入,國內目前已有314家教育培訓機構被國內外風險投資機構注資。ChinaVenture的數據顯示,近3年教育產業吸金量位列VC/PE投資方向的第五位,共吸金6.05億美元,占比8.18%。
如此重要、有前景的內需行業,卻被屏蔽在境內資本市場之外。全國近5萬家教育培訓機構,登陸境內資本市場的寥寥無幾,僅有新南洋等極少數教育機構上市,大部分教育機構選擇在海外上市,準備上市的教育機構,目的地幾乎無一例外是美國等地。
不是不想在境內上市,而是根本上不了。目前中小板、創業板的門檻就不是絕大多數教育機構所能企及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出臺前,民辦教育產業存在非國民待遇、不得分紅、缺乏產權等一系列制度硬傷。《民辦教育促進法》出臺之后,仍然存在一系列模糊之處,如沒有明文確認民辦學校的開辦者或投資者對民辦學校的凈資產享有股東權益或所有者權益,但也沒有明確否定或否認;在回報方面,民辦學校在扣除辦學成本、預留發展基金以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費用后,出資人可以從辦學結余中取得合理回報。取得合理回報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合理回報與一定比例語焉不詳,如同一個個制度陷阱。
可以設想,未來中國最具活力、最具市場前景的教育機構,其盈利來源在中國,但資金與分配臍帶在美國。
不僅教育,就是IT產業也同樣如此。中國重要的、活躍的市場化IT企業,無論是門戶網站、B2C網站,還是網游、視頻等,知名的公司幾乎無一例外都在境外上市。在境內創業板上市的有,或者傍中移動等大型企業的大款,或者上市高市盈率圈錢之后就變臉。中國IT企業美國上市熱早已開始,只不過優酷等網站的上市提醒我們,美國才有不怎么講門檻更看重成長性的創業板。百度在美國上市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個疑問。百度2003年才宣布盈利,至上市時的盈利記錄只有兩年,早被A股市場中小板與創業板扔到馬下。
很多國內IT評論人士稱,酷6網的“帶病上市”,讓土豆網和優酷在不及格的財報面前,也敢于直面華爾街的投資家,這不嚴謹,過于浮躁。
難道華爾街投資家是傻的?才不。在量化寬松泛濫的流動性下,美國已經將未來中國具有成長潛力的IT企業一網打盡,美國的資本市場不僅要培養本土的未來星公司,更要把美元、美國的資本市場與全球的創新企業捆綁到一起。我們國內政策也支持文化、傳媒、教育等板塊,但看看上市的都是些什么公司,與在美國上市的草根“游擊隊”是否有可比性?
未來的創新趨勢清晰地呈現在所有投資者面前,新能源只是投資未有商業回報,生物科技無法與IT的成熟度抗衡,目前最有可能的是IT產業的進一步深化。人類通過蘋果機智能化周圍的一切物體,我們需要的絕不僅僅是傍著中移動等大款的創業企業,更需要民間草根的蘋果、微軟公司,堅決將變臉公司淘汰出局。
  創業板,決定著中國民間、創新企業的未來。A股的創業板與監管體制,實在是太落后太官僚了。
海南網站建設|海南網站制作|海南網頁制作|海南網站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