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給民眾的智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消費渠道。百度1月7日發布的2010年度搜索風云榜當中,有兩個榜單與民眾的智慧相關。一是“十大世說新語”:你懂的、給力、神馬都是浮云、穿越了、鬧太套、我嘞個去、鴨梨、真相帝、一個艱難的決定、羨慕嫉妒恨;另一個是包括了電影電視和網絡歌曲在內的“十大文化作品”:阿凡達、愛情買賣、忐忑、老男孩、非誠勿擾、網絡美女眾生相、春天里、搞笑漫畫日、凡客體、黎明之前。
為什么我要將這兩個榜單聯系起來?因為作為特定的文化現象,我們也可以將網絡新詞當作廣義的作品,一種本質上與電影、電視劇和歌曲沒有界限的文化作品。即使有些新詞“作品”是由公關機構或者并非此義的當事人創造的,甚至只是源自電影里的一句臺詞,但它們一旦成為互聯網上廣泛流傳和頻繁使用的創新詞匯,便被賦予了民眾智慧的涵義。比如凡客體,比如給力,比如一個艱難的決定,比如穿越了,不一而足。凡客體的誕生實際上是企業的一種主動性策劃,但如果得不到民眾智慧的再創造,也無法成其為一種“體”,充其量就是只能叫作凡客文案;“一個艱難的決定”本來只是3Q大戰的一個插曲,但隨著3Q大戰被民眾認識、再認識,這個短語迅速蛻變為一種機智幽默的民眾智慧,被廣泛用來需要諷刺、挖苦和鞭策的地方。至于阿凡達、非誠勿擾這樣的電影電視作品,如果它們沒有掀起一股娛樂潮流,如果它們沒有激發廣泛的民眾爭論,那么自然不可能成為民眾的交流載體,也就不會構成民眾智慧當中的重要角色。
2010網絡文化帶給我們的新詞和新概念與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更大更豐富的涵義包容性、更深的引伸義和更加明顯的創新思維突破性。典型代表是:“你懂的”所體現的引伸能力、“一個艱難的決定”幾乎能夠涵蓋所有行業所有沖突、“神馬都是浮云”則前所未見地將漢語的語音幽默和哲學智慧創造性地融合在一起。這些2010年的嶄新文化點,集中了網民在人性的包容、生活的幽默和對事件的深入挖掘能力上突飛猛進的發展和蛻變,智慧就在其中。
回過頭來探討一下什么是智慧?我們認為智慧是指個人所擁有的感覺和知識所結合產生的創造物,它可以喚起他人更多的認知反應(包括理解、認同和再創造),并可能將其作為進一步思考的依據。柏拉圖認為,觀念是人類心靈能夠思考到的對象。所以在觀念的基礎上,如果有突破性的創造和創新,那就已經進入智慧的范疇;但更關鍵的是如何喚起他人的反應,這就需要有效的傳播。馬克思說過:“人的意識會隨著生活條件和社會關系以及人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所以這個傳播過程實際上深受個人和社會變遷的影響和推動。
互聯網是一個新鮮技術和新鮮媒體層出不窮的傳播平臺。博客、微博、切客……每一次互聯網的創新都代表著一種廣義泛媒體的誕生,但互聯網之所以成為民眾智慧的主要消費渠道,其核心能力在于搜索引擎的大規模普及和使用。例如在百度搜索平臺上,我們既可以利用其搜索引擎的精準性直達目標,也可以利用百度百科對剛剛孵化出殼的新鮮詞匯進行不斷的修訂、創造甚至重新定義。而所有對詞匯涵義進行創造和修改的智慧性結果,又可以在不需要計算時間的前提下傳遞到每一個對這些詞匯展開新一輪搜索的網民桌面和思維進程當中。
根據社會學大師安東尼•吉登斯的學說,人是由動機推動的,而且本身就是具有解釋力和創造力的主體,控制著影響社會生活的條件。社會活動就是人與人的互動,是人與人之間使用語言及其它符號進行意義協調的持續過程。百度發布的2010年度搜索風云榜只是民眾智慧的一個精練縮影,經過由搜索引擎提供的快捷通道和網絡百科全書承擔的智慧分享空間,互聯網業已成為億萬普通網民的智慧消費渠道和更多新鮮燦爛網絡文化的搖籃和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