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這份近8000字的議案引用了大量近年來國內發生的實例,列舉侵入他人網絡、破壞信息安全、竊取信息數據以及利用網絡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種表現,論述當前法律制度在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闡述立法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的必要性。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關于互聯網安全的話題爭論已由來已久,但是否會因此而專門立法,業界則有不同看法。全時COO陳永紅認為,法律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互聯網的安全問題,要想徹底解決此問題,還需用戶自身加強防范意識。
他舉例說,現在很多包括個人隱私在內的信息曝光,并不是互聯網體系漏洞所致,而是用戶自身的不慎將信息泄露,方被互聯網迅速傳播,包括各種艷照門、日記門等等都是如此。而即便專門針對互聯網安全出臺一部法律法規,也未必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各種法律法規的執行效果未見得高效。
陳永紅認為,現在互聯網安全最為關鍵的是人們的使用習慣和意識問題。就企業互聯網安全而言,現在我國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是通過msn、QQ等即時通訊進行日常工作中的信息交流,甚至很多企業形成了沒有QQ、msn等就無法工作的現狀。
這當中的核心問題是,在中國很多人并沒有真正理解個人IM與企業IM的區別。個人IM除了產品本身面向個人而言的基本的安全性考慮外,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于用戶的個人防范意識;而企業IM是截然不同的,產品本身就要有面向企業級別的安全設計,由企業針對自己的內部管理需要進行安全的整體控制和個性化設置。
也就是說,包括QQ、msn等很多IM在內的即時通訊工具,更多只針對于個人用戶,而企業IM應該是另外有企業級安全管理的產品。正是這種理解上的偏差為企業互聯網安全埋下了隱患。因為在使用這些IM工具的過程中,企業缺乏有效的安全監控手段,而很多商業機密則很容易通過這種方式,堂而皇之的公布于眾。
“企業辦公必要有自己的企業即時通訊工具,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徹底減少網絡安全隱患的發生。”陳永紅介紹說,在歐美等發達地區,無論企業規模大小,在日常辦公中,幾乎都在使用企業IM,這種習慣早已成為他們的潛意識。
他建議道,中國企業在信息安全方面也要向歐美企業學習,如果有一天國內所有企業都都在使用企業即時通訊進行信息交流,而msn、QQ只成為一種生活中的即時通訊時,關于互聯網安全的問題也就會從根本上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