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9日,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我國IPv4地址數量在當時已達到2.78億,預計IANA(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最終會在2011年2月將IPv4地址資源分發完畢。之后,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也果然于近期宣布全球的IPv4地址資源全部用盡。
所以在這次互聯網產業的盛會上,有關IPV的升級問題受到多位業界精英的關注。2月21日,“互聯網之父”之一的谷歌副總裁文頓?瑟夫(Vinton G. Cerf)就宣稱此次IPV的升級將代表著互聯網世界一個時代的終結,以及另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文頓?瑟夫說:“這可能是互聯網歷史上最重要、最有紀念意義的年份”,他認為當年創立的IPV4因其本身的限制,已成為當代互聯網發展的“攔路虎”。 “許多根本性的變革迫在眉睫,其中IPV6當然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將把互聯網32個比特的格式改變為128個比特。”
對此,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亞太區研究及發展部主席張亞勤也表示認同,。“IPV6有很多優勢,第一是采用128比特地址,對移動、電腦都是好事,第二比較安全;第三容易管理,有更高效率;第四,中國可以拿到更多地址,所以升級刻不容緩。”
總之,從目前業界的主流聲音看來,IPV的升級也同樣預示著機遇。尤其是對于亞太地區,在IPV4時代,分給亞洲的配額不到10%,但在IPV6時代,這一數額將很有可能達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