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溫總理在“兩會”前再次如約而至,來到互聯網平臺上,與網友們面對面在線交流,盡管總理日理萬機。總理就國計民生諸多方面問題聽取網眾意見,并以誠懇的態度回答了網友們的提問,讓網友們如沐春風。并且,從網民提問的數量和質量上來看,一股網絡議政的風潮方興未艾。
從今年網友們對總理的提問來看,依舊偏重于民生:就業、房價、物價、教育、醫改……對于這些事關民生幸福的問題,總理一一作出了回答。“農民工孩子上學不因戶口而受影響”、“采取三項措施解決退休養老金雙軌制”、“將從三個方面解決收入分配不公”、“五年內將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提高個稅起征點”、“兩年內解決看病難”、“讓流浪兒童生活有著落”……總理“把民生作為‘十二五’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承諾,無疑讓公眾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想象充滿了信心。
“對于抑制房價如果我沒有信心,不去努力,那就是失職,就是對人民的不負責。我不僅要這樣表態,而且要付出實際行動。”溫總理對抑制房價的決心,讓被高房價捆綁了幸福感、渴望“居者有其屋”的大多數民眾看到了希望。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限購令、房產稅等調控政策的實際行動下,高企的房價能夠回歸理性,老百姓買房難的問題才不至于要依靠房地產商流有道德血液來解決。
此外,總理在交流中更顯得像個和藹謙恭的長者,一邊跟網友們聊懲治腐敗、談轉變發展方式轉變政績觀、商量民生大計;一邊又跟百姓拉拉家常,“我是個戀家的人”、“喜歡聽孫子講腦筋急轉彎”。這樣的談心方式讓人覺得親近,正如總理所說,這是跟大家交心與群眾心連心。并且總理還以“寫血書要求到西藏去”的人生親歷,勉勵青年人要有理想有斗志,沒有高屋建瓴,卻讓年輕一輩深受鼓舞。
更讓人動容的是總理對待網民和民意的虔誠。“我真誠地回答每位網友的問題,可能不全面,也可能沒有解決每個人的問題。但是應該說是網民們幫助了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無論是連續幾年的如期相約還是此番肺腑之言,對于網絡民意的尊重,總理堪稱典范。總理的這種姿態,這種與民眾“勾指相約”的真誠,值得官員們由上而下以此垂范。唯有發揚總理對待網絡民意的這種真誠,圍觀和參與才會真正成為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共和國總理與網眾的面對面交流,讓熱衷于表達意愿的人們深受鼓舞,讓百姓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正是在這樣彼此充滿誠意的交流中,民意得到了極大的匯集,民心得到了很好的凝聚。“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們期待著總理的躬身垂范能夠感染更多的為政者,讓這種民意互動的網絡議政形式更加基層化、常態化。
勾指相約,共商國是;交心互動,心懷民生。總理與網眾面對面的交流,除了表現出總理獨特的人格魅力,更彰顯出其誠摯的憂國憂民之心。這,理應成為各級行政官員的鏡鑒。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將開幕,在這個議政的時節,希望代表委員們能夠拿出總理的誠意,聽民聲、解民憂,在網絡上與網眾形成良好的互動態勢,以此推動公民議政時代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