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種種,據當事人說法,和事實有不少出入(譬如馬克的現任女友仍是當年那位,并無更迭)。當然電影就是電影,需要藝術的夸張與煽情。僅就電影本身而言,這部還算看得下去的片子,技術上也不乏長處,卻是比較平淡的。事實上這樣一個網絡世界的故事也很難拍得如傳統槍戰片那樣刺激。
為什么面世后反響如此巨大?
由此想到一個問題,便是電影與現實的關系,這也是當下中國電影的短處。我們的一些導演,尤其名導演,近些年來似乎有意在回避關照現實,過分娛樂化的結果使得影片變得輕浮,很難真正震撼人心,姜文新片《讓子彈飛》之所以得到出乎意料的票房與反響,多少有點歪打正著,因為它超現實的內容與畫面處理方式,讓不同的觀眾聯想到了不同的現實。
影片《社交網絡》熱映后,不無巧合的是,幾乎同時,中國互聯網上也上演了一出真實的戲劇,那就是阿里巴巴由“誠信門”引發的地震。
其貌不揚的馬云與馬克一樣都是互聯網天才。在創意與路徑上,走的是另外一條發展道路。
馬云用互聯網來做商業,取得了如愿以償的成功。馬克至少開始階段并無實際目的,只是玩酷而已?,F在卻比馬云掙了更多的錢,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去年秋天,僅僅贊助新澤西州紐瓦克市公立學校的一筆捐款就達1億美元(有趣的是,馬云反對這么一種做法,認為最大的慈善是把自己的公司做好。)
那么,誰來拍一部中國的網絡英雄傳記片?或者就叫《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