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 “老革命遇到了新問題”
他至今沒有學會使用電腦,卻是國內第一個與網站簽訂數字版權的傳統文學作家,并引發網站與出版社之爭;在聲討百度文庫侵權事件中,他是最早聯名的作家之一。他了解并欣賞網絡文學:“網絡文學、數字出版、手機閱讀等新興媒體對傳統文學已產生了很大影響,可以想見,一切還都在變,在發展,沖擊將更大。”
文壇很“浮躁”,他卻很寬容:“這是個消費性娛樂性的社會,寫什么都允許,寫什么都有存在的理由。文壇上也常是一陣風,這陣風過去就可能一切又正常了。一撥一撥人中總會有人在堅持著。”
他,是賈平凹。
采訪賈平凹的過程挺有趣:通過短信聯系上,在面談與書面采訪的選項中,他選擇了后者。采訪提綱擬好后,問怎么給他,他回答說,人在老家,電子郵件要發給一位姓施的先生。幾天后,施先生發回來一封電子郵件,內有幾張照片,是賈平凹手寫的回復。可以看出,他用的是淡淡的格子紙。
就是這樣一個至今沒有學會使用電腦的人,卻成為國內傳統文學作家中第一個與網站簽訂數字版權的人,并因這次簽約引發了網站與出版社之爭,賈平凹也為此受到“一女二嫁”的指責。
據報道,今年年初,賈平凹耗4年之功完成的長篇小說《古爐》,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引發了一場風波:人民文學出版社簽下了《古爐》的傳統紙質出版和數字出版,賈平凹“因為不懂”,又將數字版權以少許的錢賣給了網易。
對此,賈平凹說,“我不會上網,但周圍的人都上網,網上的事我基本都了解。我的作品在網上很多,從沒人給過我稿費也從未打招呼,所以當網易來找我,又肯出點費用,我當然就答允了。今后,如果有網站與我聯系其他作品的數字版權,我還會考慮授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