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政府新聞發布制度普遍建立,發言人隊伍日趨活躍。中央各部門和地方政府把政府新聞發布工作作為推進政務公開的重要形式和新時期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開展,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到2007年底,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國務院新聞辦、中央各部門、各省(區、市)人民政府三個層面新聞發布制度基本建立并日趨完善。在不少地市、縣及其相關政府部門也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
隨著新聞發布人制度建設和新聞發布工作的廣泛開展,在全國范圍內一支發言人隊伍不斷成長、壯大。截止2009年底,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全國人大、全國政協、高法、高檢等共80余個部門和機構設立了新聞發言人。31個省(區、市)人民政府也設立了新聞發言人。2009年,國務院新聞辦、中央各部門、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共舉辦新聞發布會1646場,其他地方政府及部門,相關機構也舉行了大量相關的新聞發布會。
二是重大政策、突發事件新聞發布不斷取得進展,新聞發布活動影響力越來越大。近年來,國務院新聞辦圍繞國民經濟運行、農村改革、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知識產權保護、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載人航天工程、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大主題,結合改革開放30周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七一”、“八一”等重要時間節點,精心策劃、組織系列新聞發布活動,充分闡釋中國政府的政策主張,積極回應國內外輿論的關注,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政府新聞發布工作的開展,對于推動突發事件的新聞發布產生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的有關要求,把健全完善突發事件新聞發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大力推進,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工作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從處置2004年禽流感、口蹄疫,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7年食品藥品安全和產品質量問題,到2008年“5剰12”汶川地震,2009年烏魯木齊“7剰5”事件,2010年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災害等突發事件過程中,新聞發布時效越來越快。現在一有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國務院新聞辦會同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就會啟動相應工作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事發地政府部門在第一時間建立新聞中心,安排新聞發布,接待記者采訪,積極回應媒體關切,受到了國內外輿論的充分肯定。
三是新聞發布形式更加靈活多樣,新聞發布機制不斷規范和完善。為提高政府新聞發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各地各部門不斷創新發布形式,根據不同情況,把新聞發布會、背景吹風會、參觀采訪、答復記者問詢、網上訪談、發言人談話、新聞公報等結合起來。近年來,國務院新聞辦會同有關部門先后組織中外記者采訪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奧運綠化工程和延慶縣防沙治沙工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解放軍裝甲6師、北京軍區工兵團、三峽庫區、上海世博園、深圳等地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活動、中央黨校對外開放日等,并在實地舉行新聞發布會,極大滿足了媒體的采訪需求。采訪活動前,舉行中央媒體和境外媒體吹風會,介紹背景,進行預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經過多年實踐,各地各部門新聞發布工作已形成了一套較規范的工作機制。新聞發布會的組織,從主題確定到內容設計,從材料發放到提問回應,從會前協調到會后評估,從媒體邀請到報道跟蹤,各個環節都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嚴謹,形成了一系列操作性文件。各地各部門還建立了輿情跟蹤研判機制,新聞發布工作協調機制,各部門新聞發言人聯系機制等。這些工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為在第一時間、高密度、重實效地舉行新聞發布會提供了保障,也對新聞發布制度建設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今后政府新聞發布要做到四點。
一是進一步提高各級干部對開展新聞發布工作的認識。針對一些領導干部,尤其是基層官員還存在“不愿說、不敢說、不會說”的情況,要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轉變觀念,提高認識。要充分認識到政府新聞發布工作是“加強政務信息公開、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的重要方式,是構建服務型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舉措,對于我們貫徹“執政為民”、“以人為本”方針,密切黨和群眾聯系,為黨和政府的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境,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要求把開展新聞發布和輿論工作作為領導干部一種必備的能力,不斷學習和提高。
二是不斷推進新聞發布制度和機制建設。要繼續大力加強各地各部門的新聞發布制度建設,認真總結制度建設和工作開展中取得的成效、積累的經驗,將其中已比較成熟和規范化的做法以法規、文件等形式固定下來,要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建立政府新聞發布工作問責制,對于開展得好的部門及做法要給予充分肯定;對未及時有效開展新聞發布和新聞輿論工作,造成不良效果,給黨和政府形象形成負面影響的,要追究責任,使新聞發布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
三是著力提高政府新聞發布的實效和專業化水平。要更加注重新聞發布工作實效。在常態情況下,要圍繞重大政策、重要活動,主動設置議程,加強策劃,通過新聞發布把黨和政府的政策廣泛傳播出去;在發生重大突發事件后,要按照“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原則,第一時間組織新聞發布,為事件處置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同時,認真學習、研究、借鑒國際公關領域的成熟經驗、專業理論和先進方法,加強與國際公關公司的合作,增強政府對外傳播和形象塑造的水平和效果。要繼續開展對新聞發言人的培訓,著力加強對直接參與處置重大突發事件的中央部門業務司局級領導和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的培訓,提高其新聞發布意識,為各地各部門提高新聞發布水平創造條件。
四是充分發揮互聯網等新媒體在政府信息傳播中的作用。當今社會,互聯網和數字技術飛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便捷、手段多元、過程互動,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發布者和傳播者。要認真研究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結合我國政府新聞發布工作的實際需要,充分發揮各類網站、博客、微博、手機等新媒體的特點和優勢,豐富新聞發布工作形式,擴大政府新聞發布的傳播效果。
(作者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