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結束了,招聘季開始了。發布招聘信息,挑揀簡歷,在HR這些工作中少不了互聯網的身影。
在最新的翰德就業報告中,全行業有75%的受訪者表示公司會通過網絡或其他社交媒體渠道招攬人才,另有3%的受訪者表示這一手段正在計劃和運作中。各行業的調查結果都很一致,集中在73—83%的范圍。對于通過網絡或社交媒體招攬管理人才的受訪者,絕大部分受訪者都選擇了公共招聘網站,其比例高達92%,遠超居于第二位的公司自有網站(67%),選擇其他渠道的受訪者比例都很小。
據介紹,消費品行業的人力資源部門通常樂于嘗試不同的招聘手段和新技術,因此該行業使用互聯網工具進行招聘的雇主最多,有83%的受訪者表示已經采用或正在制定相關策略。其中公共招聘網站在消費品業應用最廣,有99%的受訪者已在使用,這是因為很多大公司都禁止員工在工作場合使用LinkedIn或Facebook等社交媒體工具,因此招聘網站就成為公認的最佳渠道。
資訊和電信業的人大多喜歡將新潮、高科技的工具運用于廣泛的業務功能,人才招聘也不例外,有77%的受訪者提到公司正在采用互聯網或其他社交媒體招聘策略,但與其他行業相比,資訊和電信業公司更愿通過各類社交媒體網絡招攬管理人才,分別有44%、11%和11%的受訪者提到了LinkedIn、Facebook和微博等手段,這三個數據都高于其他行業。
媒體/公關/廣告業傾向于廣泛利用不同渠道,分別有97%、77%、40%和11%的受訪者提到了公共招聘網站、公司自有網站、LinkedIn和公司博客,這些數據在每種招聘渠道中所占比例都數一數二,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公司都很注重網上廣告和營銷,而員工也越來越習慣使用各種社交媒體來進行溝通。
銀行及金融服務業較少通過網絡或社交媒體渠道招聘,有超27%的受訪者表示不會采用相關手段,他們更傾向通過專業的人才搜尋機構尋找管理崗位候選人,尤其是高級管理崗位。
近半數企業限制使用網絡工具
“織圍脖”潛移默化地滲入白領們寫字樓內外的生活,已成難以阻擋的趨勢。前程無憂一項職場調查顯示,逾七成白領承認會因個人需要而在工作時間上一些網站,除購物、游戲外,最愛做的就是發微博傳遞信息。而隨著“微博時代”的到來,因白領發微博而導致商業機密外泄、企業形象受損的風波時有發生,滬上部分公司因而嚴禁員工“微工作”,即發布和工作內容相關的微博。
上述調查數據顯示,接近一半的企業不允許員工在工作時間使用QQ、瀏覽開心網或淘寶網,最新的限制是不能看視頻,主要采取“封網”、“封端口”等技術手段,使員工無法在公司瀏覽這些網站。理由很簡單影響工作和破壞工作環境。有意思的是,調查發現,公司越知名,員工人數越多,在這方面的限制越多。而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則限制相對較少,39%給員工較寬松上網空間的企業中,有一半以上企業的員工數量在200人以下。萬寶盛華去年一個有關社交網站的調查中,有五分之一的雇主反映他們公司的確出臺了政策來控制員工在工作場所對社交網絡的使用,且這一數字可能還會上升。在那些出臺了控制網絡使用相關政策的雇主中,63%的受訪雇主反映他們的政策在防止工作效率降低方面最為有效,33%的受訪雇主表明這些政策幫助了他們公司保護知識產權,防止專有信息的外泄,29%的受訪雇主認為維護公司聲譽是最有效的結果,而14%的雇主則認為這項政策的實施有利于公司招募活動的進行。只有2%的雇主反映他們公司實施的限制社交網站政策是沒有效果的。
有調查顯示,70%以上的受訪者會在工作時間,因個人需要而去一些網站,除了購物和游戲,就是傳播一些與工作毫無關系的信息。一些人承認,在網上買賣、投資或者游戲,令他們不能專心手上的工作。而美國管理協會2009年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雇主監視員工在工作時間的個人網絡行為,其中26%的雇主因為這種行為解雇過員工。對雇主而言,員工對外發布對企業不善言論比上班時間購物、游戲更難以容忍。
百分百監管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數字化時代的各種規則和習慣中成長的年輕一代如今正大量地進入勞動力市場,并開始成為各家公司勞動力的主體。同時在這短短幾年中,年輕員工以及較年長的員工使用如Facebook,LinkedIn及Twitter之類的社交網站來與他人保持聯系的情況以幾何速度增長,這一現象正在迅速改變著職場。不少HR們也表示,在蓬勃的互聯網生活大潮下,很難堵住員工在工作時間里的個人網絡行為。盡管一些企業已經在管理制度中明文規定,或者禁止一些部門員工工作時間炒股、看視頻、上網購物,違者罰款甚至開除,但收效并不理想。而隨著3G手機的推出與普及,員工的網絡行為更難監管。
專家認為,工作場所使用社交網站的確存在不少風險。鑒于對這些網站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雇主必須考慮社交網站將如何影響他們的企業。畢竟,員工對這些網站的廣泛使用所引發的問題已經不可回避。如何在利用社交網站,發揮其潛能的同時,將它所導致的風險最小化?如何使這些網站幫助公司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合作溝通、推動知識創新,同時又能吸引新員工、團結老員工,最終達到服務于公司利益的目的?既然工作需要網絡,越來越多員工習慣與網絡為伴,公司不如多從這些方面來思考,讓網絡成為自己管理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