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目前所謂的開放平臺其實只是半開放,假開放,甚至是盜用了開放的概念。”雅虎中國前總裁、知名互聯網專家謝文對國內互聯網“如火如荼”的開放平臺熱潑了冷水,“一個由胡搭亂建而來的網站再加上若干應用的山寨平臺,早晚會蛻變成外國網絡平臺的應用,或者成為遠離世界潮流的封閉圈子,從辛辛苦苦營造出來的網絡業上游滑落到下游去。” 
      中國計算機學會副秘書長、CSDN總裁蔣濤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開放是大勢所趨,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開放平臺戰略仍處于摸索階段,從“各玩各的”到“一起玩”的過程很艱難。 
      淘寶開放 
      2月23日,淘寶宣布將和第三方一起在賣家業務、買家業務、無線、物流等領域全面合作,同時開放淘寶的前臺,流量、數據、支付以及信用體系,并將在3年內投資3億元扶持第三方開發者,并確定為開發者提供多達70%的分成。 
      淘寶擁有3.7億注冊用戶、數百萬商家,單日峰值交易達19.5億元,由此產生了巨量的個性化應用與服務需求。 
     “難道僅靠淘寶目前4000員工就能服務每天幾千萬的消費者、服務幾百萬商家、完成一年幾千億元的交易額?肯定不行,這后面加一個零甚至兩個零都不行。”淘寶網CFO張勇認為,這需要第三方開發者的幫助,“而淘寶能為第三方帶來‘真金白銀’,原因是淘寶的電子商務屬性,開發出來的應用和產品是針對賣家而非普通網民。” 
      “大淘寶戰略的核心就是開放,建成電子商務生態鏈后,淘寶將從‘購物在淘寶’轉型為‘生活在淘寶’。”張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張勇介紹,淘寶網將開放技術端口給第三方,允許第三方開發包括網站設計、網店促銷、信息服務、團購、導購、物流在內的各種應用。目前,已經注冊的第三方開發者數量超過了11萬,認證合作伙伴超過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