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在中國引發了的是“謠言海嘯”,有媒體追蹤查證了多起謠言,發現謠言多假借和偽托出自權威媒體,實則無法從相關權威媒體找到消息來源。 3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作出處罰決定,在網上散布日本核電站爆炸污染山東海域謠言的杭州網民陳某被處以行政拘留10天,并處罰款500元人民幣的懲罰。
國人也要上臉書
社交網絡Facebook的估值再創新高,升至850億美元。這個網站,其增值竟然也得力于中國用戶的增長,成為了近日網民關注的謎團與奇觀。
3月19日,美國網絡統計機構Social Bakers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是最近3個月Facebook用戶增長最快的國家。Facebook有65.9060萬用戶“來自中國”,增長率高達 612.19%,排名82位,占用戶量的0.16%。Social Bakers一直擁有較高的可信度和權威數據來源。
有互聯網觀察者依據這一數據推測,中國網民通過翻墻瀏覽境外網站的人數,保守估計不低于70萬,樂觀估計則有3000萬之巨——但,相較于4.4億網民總數,所占比例甚微。
另一網絡調查機構Comscore則得出了互聯網女性獨領風騷的結論。女性是互聯網增長最快的群體,也是社交網站和電子商務網站最有價值的消費者。 Comscore公布的數據顯示,女性花在社交網站上的時間是男性的30多倍,電子商務如Zappos、Groupon等網站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女性,后者女性客戶多達77%。
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超過80%的消費源于女性。Facebook的 COO謝瑞爾?桑伯格稱,不足50%的女性用戶,發布了62%的消息、更新和評論。此外,還有更多女性使用Twitter,關注更多人,發更多消息,被關注的程度平均也多過男性。
沒有IETF就沒有互聯網
今年是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成立25周年,著名博客網站ars technica刊載專文予以回顧和紀念。
IETF成立于1985年底,是面向全球的開放的、松散的、自律的、志愿的民間學術組織。其主要目標是協調制定互聯網標準。它制定了幾乎所有重要的網絡底層協議,如TCP協議、IP協議、HTTP協議等等。以至于有人認為沒有IETF就沒有互聯網。
25年來,IETF一直堅持自由、開放、合作、共享的精神,凸顯互聯網的核心價值,可供魚龍混雜一派亂象的中國互聯網鏡鑒。
IETF參與者遍布全球,卻沒有會員的概念。只要加入郵件列表,就可以自視為IETF成員。換言之,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并提出互聯網標準。這與互聯網其他標準制定機構(比如ANSI、ISO、IEEE等)的高門檻截然不同—有時必須是主權國家,才有資格加入。
IETF恪守民主平等的運行原則,“拒絕國王、主席和投票。相信共識和運行的代碼。”只要得到大多數人的贊同,或者代碼運行得更好,你的標準就有可能成為整個互聯網的標準。不投票意即只需與真正關心和了解問題的人保持一致,并避免平均主義的弊端。
IETF的郵件列表不受審查,任何意見均可發表。管理員由志愿者擔任,只維持秩序,而非控制討論。各領域負責人“是選出來協助大家思考,而不是接管思考”。
IETF制定標準,但并不硬性推廣,更不謀求控制互聯網:“如果對IETF感興趣,只是因為想成為互聯網的監督者,那么就會對我們極其失望。”“我們只指引方向,而非下達命令。”
正是IETF這樣的機構,以及信奉這些價值觀的人,奠定了互聯網的基礎。